(案例分享):南京忠佩源钢材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动响应地方ZF号召、协助推进土地回购工作的民营企业,但如今因一句未能兑现的口头承诺在线股票配资网,累计亏损超900万元,濒临破产。原股东张永忠陈述:“企业员工社保已经断缴两年,自己也落得妻离子散”。
时间回溯至2019年,江宁区谷里街道启动对江苏环宇公司土地及建筑物的回购工作。当时,街道已与环宇公司签订框架协议,总价1.7亿元,且支付了2800万元首付款。然而,市场内150户业主提出明确要求:必须提供新的经营场所才肯搬迁,否则拒绝配合回购。这一僵局让街道的回购计划陷入停滞。
为打破困局,时任谷里街道领导及经办人章主任找到了忠佩源公司法人张永忠。经过协调,双方达成共识:由忠佩源公司出面,承租汪海集团2万平方米的厂房及场地,用于安置搬迁的业主。正是在这次协调中,章主任作出了关键承诺:“若环宇市场未能按框架协议要求关闭,造成的延期损失将由街道解决。”这份承诺,成为张永忠决策的核心依据。同年,忠佩源公司与汪海集团签订承租合同,年租金高达360万至480万元。
2020年,突如其来的Y情打乱了环宇市场的回购进程,市场未能如期关闭。原市场业主迟迟不搬迁,导致忠佩源公司无法按预期接收并转租场地以获取收入,但与汪海集团的租约已生效,每月30余万元的房租成了压在公司身上的重担,现金流危机迅速爆发。
面对忠佩源的困境,前任街道领导及章主任曾多次介入。2020年11月,街道通过南京睿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转付50万元,忠佩源出具借条,注明“从安置奖励补偿款中归还”;2021年2月,以同样方式再次支付50万元;2021年3月,相关领导承诺“从4月开始,每推迟一个月给予房租费补偿十万元”;2023年7月31日,经章主任安排,从龙晟公司调拨50万元,张永忠以个人名义出具借条。然而,这份每月10万元的延期补偿承诺,在首次支付50万元后便没了下文。截至2023年7月,街道四次累计支付200万元,但对于忠佩源的巨额支出而言,不过是杯水车薪。
四年间,为履行与汪海集团的租赁合同,忠佩源公司累计支付房租1500万元。尽管后期为“止损”对外出租部分场地,获得收入500余万元,但净亏损仍超过900万元。“这都是合伙人的养老血汗钱!”张永忠的声音里满是痛苦。如今,公司早已无力支付员工工资和社保,社保断缴长达两年。员工们多次想向有关部门反映,都被张永忠艰难安抚下来,“我们不想给地方ZF添麻烦”,这句话背后,是民营企业的无奈与隐忍。
面对忠佩源的追索,谷里街道现任领导的态度令人心寒。他们一方面承认“以前街道领导承诺的,现在都认可不否认”,另一方面却以“环宇公司收购事宜由原先地方ZF收购变为街道牵头由第三方成功收购”为由,声称“收购方式改变了,街道不好拿钱补偿”。
张永忠及股东则强调,当初协调会上领导明确说过“环宇成功收购,再解决我们的问题”。如今收购虽以不同模式完成,但忠佩源因街道要求及承诺所承受的损失已成既定事实。
2025年6月12日,南京市信F局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,要求谷里街道制定并提交具体补偿方案,省信F局领导也高度重视并批示督办。但谷里街道在实际操作中,却将领导的口头承诺说成个人行为,把街道调动资金说成民间借贷,甚至推翻了此前提出的调解结果,这种反复的态度让张永忠充满质疑。
从法律角度看,街道履行前任承诺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。虽然初始承诺为口头形式,但街道后续多次拨款支付房租的行为,已构成对承诺的实质性认可,属于“行政允诺”,行政机关应遵循诚信原则,积极履行对相对人有利的承诺。而从政策层面,兑现承诺更关乎地方营商环境与ZF公信力。
时至今日,这家曾积极协助ZF工作的民营企业命悬一线,张永忠在年关之际的泣血之问——“谁来关心体贴我们的企业?”——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生死,更考验着行政诚信的底线。街道的承诺何时能从纸上落到地上在线股票配资网,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。
冠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